CWSN'13


第七届中国传感器网络学术会议(CWSN2013) 邀请嘉宾




郑建华
解放军保密委员会技术安全研究所
物联网信息安全

摘要: 
物联网的本质是通过能够获取物体信息的传感器件来进行信息采集,通过互联网或移动通信网进行信息传输及交换,通过信息处理系统进行信息加工及决策。作为一种多网络融合的网络,物联网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便利,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应用越多,安全性越重要,物联网的安全和隐私保护已成为制约物联网发展的瓶颈。物联网安全既包含传统的信息安全的各项技术需求,又包含物联网自身特色所面临的特殊需求。本文探讨了物联网可能面临的安全问题,以及需要采取的安全措施。重点针对物联网的信息安全的技术进行了讨论,通过信息安全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具体应用说明信息安全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基础支撑作用,最后探讨了物联网信息安全技术发展的方向及对策建议。

报告人简介: 
郑建华信息分析专家。解放军保密委员会技术安全研究所研究员。1956年9月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籍贯浙江宁波。198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复杂信息系统分析和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对该领域的序列论、函数论、算法设计与分析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复杂信息系统输出分析技术、系统模型解析理论和方法、系统参数还原技术研究中均取得创新性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在实际复杂系统分析中多次发挥显著作用。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龚健雅
武汉大学
传感网与实时GIS关键技术

摘要: 
地理信息技术开始从地理信息系统向地理信息服务发展,静态地理信息向动态时空地理信息发展;物联网、传感网、地理国情监测、智慧城市、智慧地球都需要实时接入、处理和管理各种地球观测信息;有线网与无线网络以及互联技术为各种传感器的接入奠定了技术基础;云技术和云服务技术为为海量数据(big data)管理与计算提供了基础平台,但是如何从big data 实时提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和知识是我们专业人员面临的挑战。 本文将介绍基于WEB的对地观测传感网服务技术,包括天空地传感网的类型,传感网模型,传感网接入方法,传感网互操作等技术,以及我们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然后介绍实时地理信息系统与服务关键技术,包括:实时数据集成表示的时空GIS模型,传感数据的实时接入与融合,、动态数据存储管理与更新,高效时空索引与快速并发访问技术,时空数据分析与高性能计算技术等。

报告人简介: 
龚健雅:测绘与地理信息学家。武汉大学教授。1957年4月生于江西省樟树市。1982年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测量系,1992年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地理信息理论和几何遥感基础研究。在九十年代初提出了面向对象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数据模型,现已成为GIS软件的主流技术,并率先研发了面向对象GIS软件GeoStar,在我国测绘、国土和电力管理等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于本世纪初系统地提出了空间信息共享与互操作理论与方法,研发出多源空间信息共享服务平台GeoSurf和网络三维信息共享集成平台GeoGlobe,成为我国军民各类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如天地图的基础软件。在摄影测量与遥感方面,他提出了遥感广义几何成像模型与精确处理方法,主持研发了我国遥感卫星地面处理系统,并大幅提高了国产遥感卫星影像自主定位精度。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倪明选
香港科技大学
从斯诺登事件看大数据如何改变世界

摘要:
2013年6月,由于斯诺登的不期而来,香港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斯诺登是前美国中央情报局雇员和美国国家安全局技术承包人。他在香港将美国国家安全局关于“棱镜计划”监听项目的秘密文档披露给了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引起了全世界的哗然。“棱镜计划”的主要任务是利用大数据来提升美国国家安全。当然,这个项目也不可避免地对极为敏感的公众隐私权造成了威胁,正如我过去常说:“谷歌比你更深刻地了解你自己。”的确,在许多领域,大数据潜在的巨大威力已被人们逐渐了解。大数据对传统的与数据有关的领域,例如数据库与数据挖掘,也因量变而带来了根本的质变。在此演讲中我会提到一些由大数据产生的新应用领域,我们的思维应该如何改变,以及有那些待开发的技术。我们提出“大数据金三角”的概念来描述获取数据价值的核心因素:必须深切了解“想法”,“数据”,和“技术”的关系,才能获得博大的知识与高远的洞察力。我将用我们研究团队从实际交通数据中所得到的一些成果来展现大数据价值的冰山一角。最后,我会提出一些政府在大数据领域应该具备的知识,期望对政府制定更好的政策有所帮助。

报告人简介: 
倪明选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讲座教授、校长特别助理、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院长。曾担任国家973计划在无线传感网络项目首席科学家,兼任上海交通大学神州数码讲席教授与清华大学IV讲席教授。于1980年获得美国普度大学电机工程博士学位,由于其在并行计算和分布式系统研究领域的卓越贡献,1994年被评为IEEE Fellow。文章与论文大多发表在一流的期刊与会议,被同行高度引用超过 17,000 次以上,H-index是60。为表彰他在计算机领域的学术成就和为中国的计算机事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他获得中国计算机学会2009年海外杰出贡献奖。

 



李明禄
上海交通大学
车联网:从愿景走向现实

摘要:
车联网正在成为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领域,涉及到汽车、交通、计算机、通信、电子、医疗和娱乐等多个学科,在改善交通拥堵、提高运输效率、保障交通安全、强化安全监管等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近年来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大力关注。本报告将介绍我们近年来在车联网研究和应用方面的进展,包括车辆运动模型、高效数据通信协议、车辆社交网络分析、车辆追踪、城市移动感知等方面,并展望车辆网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


报告人简介:
李明禄: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网络计算中心主任,曾任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教育部“中国教育科研网格(ChinaGrid)计划”专家组专家、上海市科委“上海网格(ShanghaiGrid)”重大项目首席专家、IEEE计算机学会服务计算技术委员会和并行处理技术委员会中国区主席、中国计算机学会高性能计算专委和传感器网络专委委员、国际会议IFIP NPC 2008、IEEE/ACM CCGrid 2009、IEEE ICPADS 2010、IEEE IPDPS 2012的大会主席、IEEE INFOCOM 2011的大会副主席、《Computer Communications》、《Int'l Journal of Web Services Research》、《Int'l Journal of Distributed Sensor Networks》等3个SCI国际期刊的编委。 
1996年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博士学位,曾赴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访问。2002年上海市曙光学者,2004年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006年上海市优秀曙光学者。计算机应用技术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 
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973计划、863计划、教育部“中国教育科研网格计划”、上海市科委等10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了SCI论文158篇,其中IEEE Transactions 18篇,国际顶级会议INFOCOM自2007年起连续8年均有论文发表,论文总引用次数超过3600次(Google),H-Index为27,他引作者包括Ivan Stojmenovic等多位IEEE Fellow。应邀在6个国际会议上作大会特邀报告,2次获得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

 



崔建平
传感网络改变测量仪器概念

摘要:
测量仪器始终是以传感器作为被测信息的采集手段,但是由于现代网络技术、信号处理技术、以及新型材料和加工工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智能传感网络的应用已经使测量仪器的概念发生了变化,传感元件与测量仪器日益融为一体,或直接置于现场获取测量数据上传,或作为测量模块嵌入被测设备,从而形成下一代测试/测量系统。


报告人简介:
崔建平:1976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无线电系无线电技术专业。曾任北京无线电技术研究所课题组长、研究室主任、副所长;美国AMERITEC公司北京办事处首席代表;现任中国电子学会理事、电子测量与仪器分会秘书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期刊工作委员会和电子测量与仪器分会秘书长;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理事、组织和专家委员会委员;《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总编。

 



马华东
北京邮电大学
从网络视角看物联网:问题及探索

摘要:
物联网的应用涉及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物联网基础研究的意义十分重要。本报告从网络视角分析了物联网设计面临的一些基本问题,介绍了我们在国家973计划支持下对这些问题的探索,并结合城市感知应用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思考;最后,对未来的物联网研究进行了展望。


报告人简介:
马华东: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执行院长、智能通信软件与多媒体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973计划项目“物联网体系结构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1995年7月在北京中科院计算所获得博士学位。1999年10月至2000年10月,美国密歇根大学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从事博士后访问研究;2004年夏,美国德克萨斯大学Alington分校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访问教授; 2006年12月至2007年2月,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访问教授。他的学术兼职主要有:中国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传感网专委会副主任、多媒体专委会副主任,中国图形图像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电子学会理事,第十四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曾任中国计算机学会YOCSEF学术委员会主席(07/08年度);担任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 (Springer)等国际国内期刊编委。他长期从事多媒体系统与网络、物联网与传感网等领域研究工作, 负责和参与完成20多项国家和部委级研究项目,在国际国内重要刊物(如IEEE/ACM Transactions)和国际重要会议(如IEEE INFOCOM, ACM Multimedia等)发表录用论文170多篇;著作教材4部;获得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奖励。

 

大会主页

会议征文

重要日期

会议注册

主题报告

会议程序

住宿、交通和考察信息

优秀论文

会议和纪要和照片